已有1条答案
作为一名专业的家庭教育学习者,我最近也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阅读是一个人获取进步,升华自我的最好方式,我在开始着重提高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后,发现孩子的变化非常大,无论是性格、为人处世,还是学习上,进步都是非常让我欣喜且惊讶的。
如何提高孩子自主阅读能力?
首先,想提高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要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
假如有了足够的书,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天文地理、文史经哲、小说散文、漫画绘本,都应兼收并蓄,从而避免孩子阅读“挑食”。如果还没有足够的条件给孩子足够多的书,那就记得经常去图书馆,办一张卡,拥有一馆的书。
其次,想提高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选择。
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就拿独立阅读来说,完全可以有一个过渡的时间,可以将单纯的父母读改成亲子共同朗读,然后鼓励孩子也朗读一遍。
最后,想提高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要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
定期带孩子去书店买书,也可以在网上淘,不要强迫孩子按照您的意愿买书,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孩子的读书热情。
提高孩子自主阅读能力有哪些好处?
1、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在孩子安静下来阅读时,其实可以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因为一旦不留神,可能就会之前的内容忘记了,再重复看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破坏了阅读的兴致。
2、阅读可帮孩子积累知识。
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孩子对于书籍中的疑问,都需要自己去攻破,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随着阅读的书籍越多,思考的问题越多,懂得的知识也会随之增多,这种知识层面的递增,其实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慢慢地,家长会发现孩子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已经远远超出在学校学习的范畴,变成一个小专家。
3、让孩子变得通情达理。
很多书中都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孩子在阅读的同时,其实都会被书中的这些三观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
这种自主阅读的教育方式,比说教效果好太多,孩子会变得更懂得人情世故,也变得通情达理。家长不需要再强制性地管教孩子,让孩子乖乖听话,现在反而是孩子对家长说道理,让家长折服。
家长在提高孩子自主阅读能力时容易犯的错误:
1、一字一字的让孩子阅读。
不少家长总是习惯性的将阅读和识字联系在一起,带有目的性的去让孩子读书,因此,在陪孩子阅读的时候,他们就会采用一字一字的阅读方式来教孩子,一旦孩子读错了,家长就会反复让孩子读同一个字,直到孩子正确的认识为止。但其实这样的阅读根本已经失去了阅读的意义,而变成了一种苦差。
要知道,真正的有意义的阅读应该是放松的,是享受的,是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乐趣的,而不应该枉顾孩子的感受,功利性的去逼迫孩子阅读,以至于孩子从阅读中体会到的只有痛苦和恐惧,那么自然的孩子也就不会爱上阅读了。
2、总想着给孩子灌输大道理。
“好为人师”可谓是很多家长都有的一个大毛病,他们总认为孩子年纪小,阅历浅,需要自己引导和教育,这固然没问题,但是如果家长们总是长篇大论的给孩子灌输大道理,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无疑就会很烦,而且也会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懒惰起来,从而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阅读也是一样,如果家长们在孩子读书的时候,总是喜欢指手画脚,时不时地把自己对书本的长篇大论灌输给孩子,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致被打断了不说,对于阅读内容的思考也会被破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阅读很没有意思,从而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不爱阅读。
上一条:儿子心态不好该怎么办
下一条:如何培养孩子自主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