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对于六年级的孩子而言,其心理逐渐步入成熟,即将步入叛逆期。对于这个时间段的学生而言,会由于学习,与老师学生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家长要多加注意做好其心理辅导工作。
如何做心理疏导?
1、要做到“四多”。
(1)多方打听,尽可能多地从各种渠道了解孩子的相关信息,为自己的判断作参考。
(2)多次交流,不要急于下结论,平等的交流,耐心地倾听会缩短你和一颗特殊心灵的距离。
(3)多追踪了解,不要以为一两次的谈话教育会起到“根治”之效,孩子在转变中出现反复很正常,任何的转变都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引导。
(4)多倾注爱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孩子最缺少的不是管教而是爱。
2、对症下药,切忌“五不”。
(1)不要在孩子的同龄人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打击,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对孩子的自尊心有很大的伤害,最终导致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
(2)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使其失去对人的信任,并且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也会受到影响。
(3)不要过分夸奖的孩子。如果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的虚荣心不断增加。
(4)不要过分的关心孩子。因为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我们应适当引导孩子与人接触,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5)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心情好的时候孩子要星星要月亮也答应,可等到生气时马上就对孩子乱喊乱骂,这样会造成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的性格。
3、持续关注,宽容跟进,懂得“四会”。
(1)学会给孩子创造全方位多维度的支持系统。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支点多的物品会更稳定。人的心理也是一样的,平时我们要让孩子与亲人、朋友、同伴、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接触和联系,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不同的角色,感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
(2)学会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首先你要允许孩子有担心、害怕、恐惧、焦虑的情绪,这是很正常的心理需求,只有孩子出现了过度的负面情绪,或者出现躯体症状和行为问题,如强迫洗手、睡眠问题、头痛、注意力很不集中、总是发脾气等症状时才是过度的。
心理学重视人的情感,因为情感是人独有的精神现象,我们要鼓励孩子以习惯的方式表达经历和体验,尤其是情感体验。同时我们要看到任何情绪都有积极的作用的,包括负面情绪,这就像我们走在马路上,突然有一辆汽车向我们迎面而来,我们会迅速做出反应,跳到一边去,以避免伤害,这是恐惧情绪激发了我们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要深深的接纳并感谢负面情绪。
(3)学会正向关注,激发孩子动力。
当我们不以问题或缺陷的思维来看待孩子时,孩子不一定会立即发生积极的改变,但是我们家长的内心没有那么焦虑了,当我们自己的心情愉悦时,孩子的行为也会变得正向积极,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所以如果孩子每一次好的行为都能被父母看见,他会更认真学习。父母的赞赏与正向关注,是孩子不断向上的精神动力,我们不要总想着去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是要从内心去激发孩子的动力。
(4)学会积极的行动与改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会产生喜出望外的兴奋感,从而增强自信心,这又使其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幸福强化效应”。所以我们要接纳现实,活在当下,带着焦虑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为孩子制定计划,保持作息规律,保持情绪稳定,安排好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形成良性循环。
父母如何做心理疏导?
一、关心孩子是必要的,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要掌握好分寸过分的关注和关心容易使得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成为自大的人。
二、过分严厉的管教,比如打骂,都会导致孩子心理的不健康成长,容易使得孩子变得自卑,容易说谎话之类的陋习。
三、不要让孩子一直呆在老人的身边,这样容易使得孩子缺乏交流而变得内向,要让孩子多个同龄人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四、不要通过贿赂孩子的方式,来使得孩子听话或者在考试过程中取得高分之类的,要让孩子知道这一切都应该自身自发努力的。
五、孩子的自信心主要来自于自己做事情的成功而获得的,所以不要安排那些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去故意挫败他们的自信心。
六、作为父母,得学习关于儿童心理规律的基本知识,以及学习了解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性格特点。
七、和孩子的朋友做朋友,以及和老师保持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情况,心理健康状况。
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谓言传身教,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自己首先要心理健康,如果父母心理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很大的结果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所以,要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保持心理健康,在孩子的心目中要树立起正面的、可爱的形象。
上一条:孩子犟嘴不听话妈妈应该怎么做
下一条:三年级成绩下降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