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现在孩子们都是娇生惯养,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独立面对挫折解决困难的机会,因此在遇到困境时,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样去摆脱和超越困难。家庭挫折教育,是家长们需要面对的非常棘手的问题。
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一、给孩子安全感。
家是个最温暖的最放松的地方。父母应该给孩子的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给孩子安全感说来容易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首先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家长跟孩子相处和谐,态度柔和,给孩子亲情上的陪伴,积极和孩子做互动,正确对待孩子的合理需求,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家长得让孩子知道,家是他们温暖的港湾。同时家长还得允许孩子适当的示弱,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积极解决问题。
二、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七十岁也永远都是孩子,他们对孩子永远会不吝于自己的关心和呵护。父母总是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孩子放心不下。
其实这种事无巨细的关心,往往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不利于孩子的独立和成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适当的放手,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自己觉得如何安排时间,锻炼自己什么技能,自己生活,自己怎样解决这件事。
三、给孩子适当的目标。
目标的力量是强大的,有一些父母会将自己的遗憾放在孩子的身上,自己年轻时没有达到的目标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让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完成自己最后悔的事情,这样显然是不人性不合理的。父母可以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双方一起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完成目标。
四、鼓励孩子直面错误。
夸赞确实是会让孩子又继续努力的动力和欲望。当然夸赞也应该有个度。当孩子有不对的地方不要先想着维护自家孩子不让他吃亏,而是应该应该让他学会直面错误、反省自己。
五、提升孩子解决难题的能力。
挫折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也是一种人生的财富。父母应引导和培养孩子在不同情境下战胜挫折的应变能力,激发孩子的知识积累和大脑潜能,激发他们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可贵的人生智慧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家长怎么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
一、放手让孩子做。
现代社会由于少子化因素,家长对于孩子总是宠爱有加,因此事事帮孩子做好,这使得孩子独自面对挑战时采取逃避策略。多鼓励孩子去做,父母只要一旁观察并在适当时候给予鼓励或协助即可,这让孩子不仅从错误中获得成长,也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做得到的!
二、适当的挑战。
家长平时就应该给孩子适时的挑战,例如多跳一下跳绳、多写一行生字,在孩子能力范围内鼓励孩子多做一些,当孩子达到目标,不仅可以享受这份成就感,更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提升。
三、家长以身作则。
当家长遇到困难时如果采取逃避的态度,孩子将有样学样,因此家长必须先做给孩子看,如果家长不小心「犯规」了,也应诚实向孩子解说,这样不仅帮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也有助于孩子对于父母的尊敬与服从。
四、先奖励、再鼓励。
训练孩子挫折忍受度绝非一天两天的事,因此孩子在过程中表现不佳,家长也应针对孩子进步、表现好的部分给予奖励,即使是拍拍肩膀、说声「好棒!」都有助于孩子减轻挫折所带来的压力,之后再以鼓励的方式说明孩子再次尝试,这将有助于孩子正向面对挫折。
五、分散孩子的挫折压力。
用时间去淡化挫折,而不是让挫折压着孩子不能自拔。父母应当适当的给孩子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让挫折感转移方向,增强信心,也让孩子把痛苦说出来,教会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主动向同学和老师倾诉,用以减轻挫折的思想压力,增强和提高克服挫折的勇气。
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来自于心理,家长要教会孩子一种积极的处世心态,在是任何事情的时候,家长都要引导孩子尽量争取成功,让孩子做事情首先不要去考虑失败了会怎样,而是如何去努力成功,只有树立自信心,才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上一条:孩子没有动力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下一条:孩子上课犯困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