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
痴迷于手机的孩子们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手机,会为自己的身心健康埋下可怕的隐患。在家的时候要尽量合理“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用运动、听喜欢的音乐、绘画、与自然的接触和与人之间真实的接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孩子对于手机的依赖和对于信息的焦虑。
如何管理青春期孩子使用手机?
1、优质的活动能减少孩子对游戏的依赖。当家长在指责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如果不玩手机能干些什么?什么既能让孩子有所收获,又能让孩子得到放松?让孩子减少手机依赖,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
2、不要纵容和溺爱。见别人家给孩子买了学习机,你也盲目的跟从,也给孩子买,其实现在的游戏机里面都安装了很多智力游戏,如果父母没有好好的引导,给孩子树立一定的规矩和约束,甚至很多父母为了耳光清净,直接把手机丢给孩子,啥也不管了。
3、父母和孩子之间相互监督。孩子一般都希望父母陪伴自己,而这种陪伴是需要和孩子互动的,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陪伴带来的开心欢乐。父母平日里希望孩子能够不接触手机,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4、积极沟通,耐心劝解。孩子状态不好家长着急在所难免,但是在劝解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可以先和孩子沟通一下最近的心理状态,排解孩子的压力,然后再针对玩手机一事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一味责骂,更不要对孩子说很多丧气话,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5、了解孩子玩手机的动机,这部分内容可以参照咱们昨天的课程内容去进行理解。当咱们理解了孩子玩手机的动机,大概也就能明白孩子到底在要什么,他可能希望父母给予什么样的支持。
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
1、习惯性沉迷。孩子可能对手机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自己业余时间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于是就自然而然地玩起了手机。再加上手机利用了人的本能,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所以他一旦拿起来,就放不下了。
2、逃避现实生活的挫败感。他们之所以爱玩游戏,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会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因为现实世界不能给他们的满足可以通过网络游戏可以满足。
3、心理压力。孩子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而手机可以给孩子带来解压的行为,使孩子长时间的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
4、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如果家长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要不要管,答案是肯定的。未成年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引领,扶正这棵小苗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孩子玩手机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家长们面对孩子沉迷于手机不知道该怎么办?处理不当往往会把事情弄得更严重。
如何管理孩子使用手机?
1、重塑观念,避免禁果效应。
手机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让孩子有控制地使用手机。所以对于手机的管理,特别是在家里的使用,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家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以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心态理性面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
2、灵魂三问,做好价值澄清。
家长应积极与孩子讨论手机使用的话题。我们不妨让孩子使用手机前这么问自己:我需要使用手机做什么?(解决目标问题);我会受到什么影响,给我带来什么结果?(坚持结果导向);我可以用什么方法控制自己,而不是让自己被手机控制?(明确自控策略)。通过这三个直击本质的问题,引导孩子澄清手机使用的价值。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又和孩子打起了“手机争夺战”, 有的孩子平时不玩手机,但放假生活单调,无所事事就玩手机打发时间;有的学生不适应网上学习方式,上网课变成了借机玩手机;这都会让家长着急不已,请看以下的内容。
初中生暑假如何管理使用手机?
1、合理地玩手机
孩子的学习压力非常大,有时候也需要玩玩手机放松一下,但是不能沉迷手机,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的手机进行管理,防止孩子沉迷手机,这样既不影响孩子学习也不耽误孩子玩手机,两全其美。
2、家长发挥榜样作用
在教育孩子玩手机时,最重要的是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也就是说,家长不能迷恋手机,要从自身真正做到不迷恋手机,给孩子起到良好的正向引导,让孩子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不依赖手机的心理暗示。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家长和孩子逐渐从“5天学校+2天补课班”的生活模式中走了出来,开始回归家庭,享受亲子共处的快乐时光。然而,却发现了一个新的教育问题正在不少家庭中蔓延,那就是孩子虽然在家时间多了,但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玩游戏,不让看就大发脾气,所以家长的教育非常的重要。
家庭教育如何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1、有原则的约束
提前和孩子约定好,哪些app可以使用,哪些app不允许出现在手机里;每天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定时关机;最重要的是,手机不允许带到学校;与此同时,家长最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约束孩子的同时,最好也减少自己刷手机的时间。
2、充分利用手机的便捷性
学会把手机ipad里的电子应用进行科学的归类,现在很多智能手机、Ipad都有设置学习模式,对于不适合孩子玩的进行权限设置,把适合孩子玩的APP进行科学排列,比如歌曲类、游戏类、英语类、动画类、手绘类等等,这样一来,不仅能满足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好奇心,更能让孩子在不同的电子应用里学到知识。
如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于成年人来说,手机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提高生活效率。但对于孩子来说,手机却可能成为玩乐的工具,特别是当他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时,这种玩乐可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教育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1、接纳孩子
孩子上网玩会儿游戏,其实和大人玩微信,看新闻是一样的,这也是他打发闲暇时间的一种方式,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首先要给到孩子信任,相信他能自己安排好学习和手机娱乐的时间,与其看到孩子玩手机就反目成仇,不如适当给孩子一些主动权,这样对他学会时间管理是有帮助的。
2、明确手机的所有权,培养孩子对物品使用的规范
大部分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都会把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话手表等作为学习奖励给孩子,但是这样就会让小学生认为,你奖励给我的就是我自己的东西了,家长是无权在干涉的。所以在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上,家长不能把手机的所有权完全送给孩子。我们应该向孩子明确一点:我可以给你使用手机,但是手机的所有权是家长的,物品所有权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
在全民都使用手机的大环境下,孩子不可能不接触到手机,但是有些孩子自制力差,就容易沉迷其中,影响学习。所以想让孩子合理自律的使用手机,家长的引导和监督非常重要。
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使用手机?
1、做好防微杜渐,尽早提示引导
家长要充分利用子女年龄尚小、可塑性较强、亲子相处机会较多等有利条件,引导子女养成限时使用手机、非必要不看手机的好习惯;在子女使用手机时间较长时,利用户外运动、家务劳动、社交活动等分散其注意力,防止子女形成手机依赖;坚定地对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说“不”,在家庭中牢固确立手机管理规定的权威。
2、有原则的约束
提前和孩子约定好,哪些app可以使用,哪些app不允许出现在手机里;每天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定时关机;最重要的是,手机不允许带到学校;与此同时,家长最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约束孩子的同时,最好也减少自己刷手机的时间。
青少年使用手机会造成各个方面的伤害,比如视力、学习、交际能力等。如果孩子毫无节制地使用手机,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会养成诸多坏习惯。因此,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是每个家长的首要责任。
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使用手机?
1、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合理奖惩
对于在网络世界中自控意识、管理习惯、思辨能力尚未成型的青少年,家长需要通过与孩子建立“规则”对其网络行为进行约束与引导。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使用手机前与孩子定好规矩并严格遵守。设定玩手机的时长,并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2、睡前的时间不接触手机,看看书
每天晚上睡前使用手机会干扰睡眠质量。睡前使用手机会抑制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深层睡眠的时间,另外孩子玩手机容易兴奋,所以睡觉前一个小时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