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宽阔,个人也越来越独立,自然也就越来越难以管束,但是父母所接受的教育却是希望对孩子形成全面管束的,于是二者的矛盾便开始出现了。
怎样处理亲子矛盾?
1、换一个人给孩子讲道理
孩子每天生活在家长的大道理之下,难免会产生反抗的心理,故意不服从父母的管教,故意顶撞父母。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换一个跟孩子亲近或者孩子比较信任的人给孩子讲道理,唤起孩子的理性思维,让孩子重新思考父母所做的事情是否是真正的为自己好。
2、调整家长自己的期待
千万不能拿别人家孩子优点跟自己孩子缺点比。家长要承认,大部分孩子不可能都是天才,所以家长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想法要求是否合理,自己的期待是不是孩子能够努力可以达到,如果家长的期待能有所调整,也就不会那么焦虑,和孩子的关系自然也会好起来。
3、和孩子一起做好每日生活规划
可以采用家庭会议形式,跟孩子做个家庭每日生活规划,所有人都得遵守,家长不让孩子看手机,自己也要做到不天天抱着手机看。一天的生活里除了学习还要有运动时间,一起做家务劳动时间;还可以给孩子设定特权时间,比如试着和孩子说,你就写10分钟,10分钟后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这些可让孩子自己来写上全家人的约定,每个人都要遵守。孩子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或者做不到,可以取消一次特权时间,这是让孩子知道我努力之后还是有我自由的,而不是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
4、告诉孩子具体是哪件事激怒了你
在接纳自身处于生气状态之后,进一步明确地告诉孩子到底是ta的什么行为、哪件事情激怒了你。这样做一方面能准确地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父母不能接受的,帮助孩子反省;另一方面也提醒家长自己就事论事,既不要翻旧账,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否则不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或是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
为什么会出现亲子矛盾?
1、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真实状况
比如,很多父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缺少上进心,但其实没有孩子不想成为好学生、取得好成绩,他们只是缺少正确的方法;很多孩子作业磨蹭,是因为自己不擅长某个学科,并不是真想拖延。
2、过于武断
我们家长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并极据自己的判断充分表态,结果让我们错漏了很多珍贵的信息,也误解了很名事情,甚至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而孩子呢,反正你总是冤枉我,我不如不给你说,沟通的渠道就堵上了。堵上之后,父母开始抱怨,这孩子怎么就不服我说呢!
3、对于达到目标的行动方案有分歧,家长干预过多
比如,家长认为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应该是立刻写作业,而孩子认为回到家应该先玩一会儿;家长原本答应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了,但看到孩子真的如此,就通过布置额外学习任务进行干预,诸如此类。
亲子关系差与家长平时错误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像家长平时对孩子要求过高或者是经常唠叨孩子,批评孩子,都会破坏亲子关系。
怎样缓解亲子关系?
第一,要加强亲子沟能。父母要与孩子沟通,才能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等,因此,父母要养成定时与孩子沟通的习惯,才能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二,每天拥抱对方。心理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总会日渐脆弱,因此,身体的接触对健康来说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孩子学着变得更独立时,也许会尽量避免身体接触,但是,拥抱依然是最有益于健康的,因为它能自然地缓解压力。成长过程中或许会有重重挑战,当孩子每天得到父母的拥抱,让他在生理上提醒自己:我并非独自一人。
因此,当你想要加强亲子关系时,生理和心理上的支持同等重要,请及时给予孩子一个拥抱。
第三,多留意孩子付出的努力,而不要只计较结果,你会发现孩子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倘若我们仅仅以名校或第一名作为优秀的标准,那就太狭隘了;标准错了,那么由这一标准衍生的结论也是错的。
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并建构,除了父母的无私付出,家长也要适时的让孩子理解家长的感受,彼此沟通、彼此了解,一起创造出和谐亲子关系。
怎样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
1、亲密接触
中国人是腼腆的,往往是爱在心里,口难开。其实无论是有形的拥抱和亲吻,还是口头的支持和赞美,都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陪伴、关心和爱,不可能独自生活。当孩子源源不断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时,他们自然也会把爱反馈给父母和家庭。
2、要进行有效的交流
跟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的,也能帮孩子处理情绪。当孩子感到一些消极情绪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或者说你不要去瞎想。其实首先情绪没有好坏,就是负面情绪,我们也要鼓励孩子能去表达,我们需要限制的是,孩子如果表达出来某些过激的行为,例如他如果伤害自己、伤害别人,有一些过激的行为我们是要限制的。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的人品,抚养、教育子女的方式以及态度等,都会直接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也将影响孩子今后的人际关系。
怎样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1、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最大最好的老师,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值得信赖、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那么做好表率吧,让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你身上的这些闪光点。
2、欣赏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欣赏,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帮助孩子放大。
长期的亲子关系破裂不修复,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接。同时间接影响孩子与其他人之间的联接,造成孩子性格的孤僻,与他人关系处理上缺乏变通和灵活性。这些都需要我们父母给孩子示范和引领,给到孩子锻炼的机会。
怎样修复亲子关系?
1、倾听孩子诉说,和孩子做朋友
别看孩子小,他的想法可多了,有些想法敢于表达出来,有的却不敢,尤其是当孩子做错了事,犯了错的时候,他一般不会把这个事情告诉家长。很多孩子都达不到家长的要求,经常被父母责备,甚至是打骂。其实孩子是需要被理解的,不管事情的对错,他也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
2、学会表达
有些父母常常把“爱”的方式表现为说教、训斥,甚至是责骂。这样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误会,认为这是在“发号施令”。表达对孩子的爱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多给孩子“爱的抱抱”、多表扬赞同孩子、多对孩子微笑。父母用言行表达对孩子的爱,相信孩子也会对父母的爱予以回应。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早熟,大部份以自我为中心,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先引导孩子们学会宽容、谦让,学会感恩、欣赏,和同学样愉快相处。鼓励支持孩子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生活中,使孩子多接触外界,让他们体验活动的乐趣,开阔眼界,心胸开阔。
怎样教育孩子处理同学关系?
1、学会礼貌,互相尊重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幼儿园,学会礼貌,互相尊重是帮助孩子进行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孩子需要学会一些互相尊重的场景,比如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的先来后到、轮流等待、交换玩具等方法,用有礼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2、增加团队活动和户外活动
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团体活动,增加孩子的协调性、协作性。通过运动激发孩子内在的生理改变,因为运动也会让体内自动分泌快乐激素。
孩子的主要时间在学校,同学间的关系是孩子间的人际关系主体。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除了父母,孩子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占去了大部分时间,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与同学的相处时间也会更长。
怎样教孩子和同学处理好关系?
1、家长要教导孩子有一颗包容之心
其他小朋友将自己的尺子弄折了,孩子询问家长要不要让同学赔偿,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同学也不是故意的,所以不用要求同学赔偿,告诉孩子,同学之间,由于性格、生活等条件迥异,相处时难免有矛盾冲突,这就需要有宽容的胸怀,不仅看对方的缺点,更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别人成功时,为他鼓掌,别人失败时,给他安慰。
2、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是善于体察他人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的人。这样的的人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最值得大家的信任。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会让孩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