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青少年早恋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恋爱,真正的恋爱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上的。爱情是一种深沉的感情,它涉及思想、品德、体魄、阅历、学识、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诸多方面。这一切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没有定型,尚未完全成熟。早恋心理实质上是青春期心理障碍的反映,是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分析孩子早恋的原因。
青少年早恋的心理分析:
1、极易变化
因为只是好奇才开始的恋情是处在变化的多发期。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感受其中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2、懵懂无知
这一时期的男女处于憧憬幻想阶段。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3、彼此的差异性
大多数早恋的孩子在行为上总是十分的隐秘,他们会通过书信、电话、短信的方式来传递感情,当然也有的人会大方的公开,在很多场合出双入对。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早恋的青少年之间的活动就是在一起谈论高兴的事情,交流一下私密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有的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但是也有的甚至发生了关系。
4、隐蔽性
作为一名学生,早恋是家长和老师明令禁止的行为,所以孩子的早恋方式大多都是采用地下的形式来实施,发短信、QQ聊天,或者节假日期间打着同学聚会的幌子等极为隐蔽的途径。极少有同学公开自己的恋情,如果公开也只会在部分场合出双入对。
5、盲目性
孩子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观,所以对于早恋的认识也存在很多误区。有一些同学早恋只是为了贪图一时的快乐,或者是虚荣心的做崇,或者是同学舆论的压力。这样盲目的早恋,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会受到伤害。
6、朦胧的好奇心
青春期后,个体认知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异性的好奇心会越来越强。这是由双方的差异造成的,这也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这种朦胧的好奇心会促使一些青少年进入早恋关系。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知道感情的不确定性,为了满足他们目前的好奇心,他们会遵循类似于成人忏悔的方式。
7、寻找满足和替代补偿
青春期的孩子早恋,跟双亲的关系有一定的相关性。真正早恋的孩子,更多的是发生在缺少温暖、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家庭,孩子在父母面前很少得到肯定和赞赏,情感的需求往往在家里得不到满足,便容易向家庭以外的世界寻找满足和替代补偿。
15岁男孩叛逆期属于青春叛逆期,父母始终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变化,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
15岁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叛逆:
15岁男孩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叛逆心理对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
厌学:
厌学是15岁男孩最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具有厌学障碍的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情感上的疏离及行为上的消极令无数家长无所适从。每个家里有厌学障碍的青少年的家长都想帮助自己的孩子走出阴影,因为操之过急,或方法错误,结果往往使得其反。
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透过孩子的行为,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从心理上解决孩子的问题,才真正彻底。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十分常见,但却很少有父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揣摩分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青少年叛逆期行为表现及心理分析
青少年叛逆期行为表现:
一、特别冲动。
任谁在青春期的时候,都会做出较为冲动的举动,或是情绪反复无常,或是莽撞行事,不懂得考虑事情的后果与他人的感受等。
二、变得鹤立独行。
很多父母都只关注青少年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青少年孩子的心理健康。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飞快成长,心理敏感多疑,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甚至还会导致悲剧发生。
如何疏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1、信任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看似非常自信、固执,但内心非常脆弱、敏感,他们非常害怕受到别人的攻击和指责。家长们要注意说话的语调和语气,不要让孩子产生一种“你要伤害我”的感觉。另外,父母也要信任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表现欲非常强,常常会有一些偏执的观点和过激的言行,但这往往并不一定就代表他们真实的意愿,家长们不必过于紧张。
2、更多关注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犯了错,多和孩子聊聊发生了什么,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如果下次再碰到类似情况他们会怎么做。家长应该分析为什么孩子这次的行为不是最好的,而不是说孩子是“坏孩子”,然后肆意评价他们的行为。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到了青春期就会出现很多叛逆的行为,尤其是男孩,如果父母不能正确指导,就很容易形成偏激的性格。家长要学会体谅和包容,家长的良好言行也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青少年叛逆的心理产生的原因:
1、自我意识蓬勃的爆发
有些人可能他的界限,会非常的模糊。他会把别人的很多看法,强加于他自己个人身上非常在乎他。在这个时期,如果我们慢慢地引导好,那样可能对他以后成人,表达他自己的看法和情绪,都是有帮助。
2、小孩的压力大,产生心理不平衡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人们的思想也随着紧张,一些父母太过于要求孩子,望子成龙的心理时刻存在,所以导致小孩的压力也随着增大,这样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家长应适时引导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的叛逆时期。
青少年叛逆期心理分析?
一、渴望得到关注型。
这类孩子,由被关注突然失去关注,心中产生巨大失落,于是他们故意做错事,捣乱,渴望得到爸妈更多的关注。但是,父母往往不能理解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了,不知道孩子内心的诉求,于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形成一种循环。
二、长期被压抑型。
在孩子小时候,家长经常因为小事对孩子发脾气,动不动就是批评指责、打骂,得不到肯定和鼓励。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性格会变得内向不自信,自卑,总觉得什么都不行。等到孩子青春期大概初中时,孩子内心渴望独立,但是一有想法,就会被家长打压,在自我和家长之间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矛盾点,终于在某一天,孩子被压抑多年的情绪爆发出来,变得不再听话,甚至是做出的事。
中学生“早恋”是他们在人生乐曲中过早地奏响的一段走调的爱情主题。对于孩子早恋的问题,一直都是家长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有些父母表现的很极端,强制性要求孩子不能出门,甚至不能和异性同学交往。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
14岁青少年早恋该怎样教育?
1、理解和尊重的态度
每个人都需要理解和尊重,对于孩子的情感我们更要理解和尊重,这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对异性萌发爱慕;如果对孩子不理解尊重,我们会误导孩子和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孩子们会认为爱情是不对的;从而对孩子以后的情感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或和家长对着干,而得不偿失。只有对孩子理解尊重,我们才能走近他们,才有机会把孩子往好的方向引导。
2、委婉地加以劝告
其实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孩子互相之间产生感情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作为家长,家长理解的同时还要从多方面考虑。可以选择用书信或者夜谈的方式告诫孩子、可以暂时将爱意收起来。毕竟在该上学的年纪,要以大局为重,学习还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