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
青春期孩子心理不成熟,极度敏感,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诸如叛逆、早恋、厌学、沉溺网络等,都是青春期孩子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其实在每个孩子心理问题的背后,都存在着父母教育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弥补。
青少年青春期心理问题有哪些?
问题一:厌学心理。
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丧失上进的信心,学习渴望低下,重者甚至对学习丧失兴趣,把学习视为苦差事,上课懒得开课本,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解脱,更严重者根本不学习,终日浑浑噩噩,看到课本就头痛,坐进教室就犯愁,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对老师缺乏感情,部分学生最终辍学流失。
问题二:早恋问题。
早恋是青春发育期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伴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中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的好奇与向往,男女生之间易产生朦胧的好感,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说、影视媒体的推波助澜,对孩子的性心理发育来说是种催熟剂,再加上家长、教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和监督,使学生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这更容易使学生走入早恋的误区。
问题三: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部分孩子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青少年青春期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
第一:家长要有青春期意识。
许多家长由于没有青春期意识,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后知后觉,看到孩子不同以往的表现,只是一味强调孩子“不乖了”、“逆反了”等,情绪就会烦躁不安,进而直接影响对孩子无端干涉的频率、范围和方式,引起孩子的强烈不满。
第二:做好孩子的倾听者。
青春期孩子的倾诉欲望非常强,他们迫切渴望向别人展现独立的思想和观念。和父母交流有障碍,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交流又担心被“出卖”,因此往往将倾诉对象转向虚拟世界的网友。家长要争取做孩子信赖的朋友,因为这是深入了解孩子想法。
第三: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压力。
孩子受到挫折,会感到压抑,恐惧,无助。比如考试不理想,被老师批评等。家长们应该开导孩子,让孩子明白求学路上必然要经历这些,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当孩子心情压抑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散步等缓解郁闷的心情。
青少年青春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原因一: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变化。
孩子们进入青春期,性发育成熟,身体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体内激素水平出现显著变化,同时性趋力、躁动感、攻击性、冲动性也随之升高。这些都受到生理发育的直接影响。
原因二:现实生活的无意义感。
很多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缺少目标和意义感的现象。当今家庭普遍有着较好的生活条件,但很多青少年却找不到奋斗的动力,甚至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对当前的生活感到缺少意义。
原因三: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会忽视掉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升学,对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及社会行为规范等会忽视掉,当家长的高期望值和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忧郁、疑虑等心理问题。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青少年青春期心理辅导方法:
第一,理解孩子。
初中孩子正处于叛逆期比较强的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同时,也多和其他同学还有老师进行交流,从侧面加深对这个孩子的了解,从而对他有一个全面的印象。
第二,引导孩子。
现代中学生生理发育早,心理发育迟缓,容易被一些网络现象误导,加之学习压力大,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种情况,要多孩子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孩子的问题,要尝试用引导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不要一味的说教,威胁,这样会激起孩子更大的反抗心理。
矛盾性确实是青春期孩子心理的典型特征,他们既渴望独立,又不得不依赖父母。家长平时看到自己的孩子总表现得特立独行,不让父母插手他们的决定,但在有些时候,他们又极其需要父母的认同,这就是青春期孩子的矛盾心理。
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表现一: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在心理,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
表现二: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独立性、成人感出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在许多新闻当中,叛逆不听话的孩子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这就导致许多父母对孩子的青春期有“偏见”,认为只要孩子进入这一阶段,就必然会故意闹事、不听话。家长如果了解过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就不会这样想了。
青春期少年心理特点有哪些?
1、自我意识和身份意识的强化。
青春期是一个孩子自身认识逐渐清晰的时期,孩子逐渐开始了解自己、自我体验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价值、意愿、理想,也会开始面对自己的优点、缺点、强项和弱项等,对于自己的身份意识逐渐强化。
2、探索性。
青春期是孩子性的认识和探索的重要时期,是孩子发展性权益、性意识、性行为等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孩子往往会开始对性方面感兴趣,进而探索这个新的身体和心灵世界的发现,从而对更多的领域产生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青春期孩子大多都会变得有些敏感,敏感也只是青春期孩子的表现之一。家长如果想要确认孩子的心理健康,找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孩子解决,就需要对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心理表现进行全面了解和学习,做好充分的工作。
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心理表现:
1、独立。
进入青春期后,女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这个时候,女孩不再对父母说的话“言听计从”,她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如果父母不懂得及时了解和沟通,仍然凭借人生经验和想法去教育女孩,很容易在亲子之间造成冲突。
2、自卑。
青春期女孩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无能、软弱、精神不振等,这种心理会给女孩带来极大危害,会毁掉她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家长解决教育问题的第一步。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年纪还小,能有什么心理?在处理教育问题时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打骂甚至逼迫孩子,或许最后的结果表面上是正确的,但也给孩子心理带来无法磨灭的伤害。
男孩青春期的心理表现有哪些?
1、独立意识很强。
在青春期孩子情感上不再依赖于父母,独立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衣服或事物,独立安排自由时间,对某些事情上会捍卫自己的观点,常常和教师或家长发生分歧。家长和老师需尊重孩子意见,同时培养独立的能力。
2、群体观念密切。
大部分青少年常常感觉在群体中才有安全感,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以及爱好都会互相影响,非常信任伙伴,而且会互相倾吐内心的秘密以及烦恼。
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透过孩子的行为,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从心理上解决孩子的问题,才真正彻底。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十分常见,但却很少有父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揣摩分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青少年叛逆期行为表现及心理分析
青少年叛逆期行为表现:
一、特别冲动。
任谁在青春期的时候,都会做出较为冲动的举动,或是情绪反复无常,或是莽撞行事,不懂得考虑事情的后果与他人的感受等。
二、变得鹤立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