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
孩子处于青少年阶段,家长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学习,一个是早恋,虽然很多家长对孩子青春期萌动的感情能理解。但早恋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还是接受不了,若父母能了解孩子易早恋的原因,在日常和孩子好好沟通,能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时期。
青少年为什么会早恋?
1、情感趋势
青春期的孩子会对异性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会讨论班上好看的男孩或者女孩,也会讨论到自己感觉有好感的人。也因为这些让孩子对早恋越来越好奇并且会产生想要尝试的心理。
2、学校周围人的驱使
因为学校的孩子们都是差不多年龄阶段,在考虑事情时会存在很大的契合度,有时候孩子对于异性的好感,会得到自己同学的鼓励和肯定。特别是在和同学不断讨论自己有好感的人的事情时,会因为好感让不明世事的孩子将这些当做爱情。
3、家庭关爱的缺失
缺少家庭关爱是导致青少年早恋的家庭原因。研究表明,大多数早恋都与家庭因素有关。首先,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对缺失的父爱或母爱的渴望,很可能会早恋。其次,父母工作太忙或家庭关系紧张,缺乏对子女的关爱,忽略他们的情感需要也会促使子女早恋。第三,父母教育不当,管教方式粗暴简单,得不到家庭温暖的青少年会渴望从异性那里寻求安慰,促使他们早恋。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引起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内部原因,同时也有学校、家庭及社会原因,只有认识到这些因素,采取有效疏导策略才能有效地解决早恋问题。
4、网络、影视、书刊的影响产生模仿心理
如果说生理的发育是产生的内因,那么网络、影视、书刊则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人化的情感戏、生活戏,以中学生的角度理解和接受难免产生误差,不可避免地向中学生灌输一些零零碎碎的爱情观念或者性观念。虽冰山一角,但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罗曼蒂克式的才子佳人、英雄美女的故事,足令少数中学生心驰神往,大胆越过“雷池”而乐此不彼。
哪些青少年容易早恋?
1.性格外向、相貌出众的人,比性格内向、外表平平的更容易发生早恋
因为性格外向的人大多敢作敢为,敢于触犯校规,不安份守己,有适合自己的对象,就会大胆追求,并且相貌出众的人,常常是大家追求的目标,尤其是漂亮的少女,往往经不起别人的追求,她们以被男孩爱慕为荣,听信甜言蜜语,很快陷入男孩子的情网。
2.喜爱文学、有文艺才华的学生容易早恋
这些学生由于受环境熏陶,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喜欢用书中、歌里的浪漫情节来类比自己的生活,效仿艺术家笔下的主人公,追求理想的爱情天地。加上他们有某个方而的才华,常被异性羡慕,故很容易获得爱的信息。
3.性格软弱、虚荣心强的学生容易早恋
这部分人以女生多见,她们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强,找了男朋友,便觉得有了依靠,她们把自己附属于一个男孩,因此,很容易成为男生的爱情俘虏。而那些虚荣心强的女生,大多是由于强烈的虚荣心,使她们乐意接受男孩子的殷勤、赞美以及小恩小惠。有的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走上早恋的。
4.缺少家庭温暖和爱护的学生容易早恋
这些人常见于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受继父继母虐待,或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得不到温暖,生活在一个冷漠、压抑,甚至受辱的环境里。于是,渴望得到他人温暖,而异性的抚慰正可以弥补这一点,使他们尝到了爱情的甘甜。
青少年早恋家长怎么办?
1、让孩子学习一定的性知识可以让孩子更加理智的处理青春荷尔蒙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性的认识是不全面也是不彻底的,虽然学校会开设生物课程教孩子们一些生理的知识,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时候,父母应该积极向孩子讲解一些关于性的知识,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记得电视剧《小别离》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爸爸妈妈发现孩子谈恋爱了,于是便主动叫来孩子跟孩子讲关于性的知识。这样的行为是值得学习的,因为让孩子学习关于性的知识,可以更好的保护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2、用心疏导
发现孩子恋爱了,不能大骂大打,青少年时期的孩子都处于叛逆期,打骂只能适得其反。而是要用心疏导,了解孩子恋爱的起因,帮他们缓解压力,及时纠正孩子对恋爱错误的认识。
3、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信看到这很多父母就会以为我是在说要支持孩子早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并不是就是支持孩子去早恋,而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到底什么样的爱是有意义的,让孩子不要在没有意义的关系上浪费时间。同时父母们也应该要去接受孩子已经长大的事实,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谈恋爱了那肯定是另一半身上有吸引孩子的优秀的地方,不要总是觉得孩子谈恋爱就是不对的,父母应该理性的认识孩子的感情。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他们沉迷游戏的原因也会不一样,有的是为了跟同龄人寻求共同话题,有的是为了寻求满足感与成就感,还有的是因为受到家长的不良影响,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寻求对应的解决措施。
青少年为什么会沉迷游戏?
1、虚拟世界的诱惑力。
青少年正处在探索世界、寻找归属感的阶段,而游戏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让他们能够在其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任务挑战等元素吸引着他们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他们追求着虚拟成就,渴望在游戏中展现自己的技能和才华。
2、争强好胜心理。
有的青少年刚开始还不知道有游戏这东西,但同学们说起时,让他产生了好奇,于是开始接触游戏,玩着玩着就上了瘾,在平时与同学的吹牛中,还时不时能炫耀一把游戏等级。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已然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接触网络的时间和渠道越来越多。但是,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往往容易陷入虚拟的网络中,我们要先了解孩子出现网瘾的原因,然后才好“对症下药”。
青少年为什么会沉迷网络?
1、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变强,认为凡事自己可以处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无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这时,当他们面对无法解决问题、受挫情绪不稳定时,便会不自觉地寻找网络这个可以使他们完全逃避现实、情绪可以得到充分宣泄的虚拟世界。
2、紧张的家庭氛围,孩子对网络的过度沉迷其实仅仅是一个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由主要来自家庭的伤害。因为夫妻关系不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相处模式,往往促成孩子成瘾性人格的形成。
3、由于目前青少年激烈的学业竞争环境,特需要别人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而这时的网络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这无疑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自我需求的最好舞台,在网络游戏中,他们找到了自我、实现了自我,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
4、不良的亲子关系,超过一半的孩子沉迷网瘾是因为亲子关系不好。很多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致使孩子产生孤独苦闷、抑郁内向、胆小孤僻等性格和心理。因为现实中无处诉说和发泄,孩子就沉迷于网络或游戏这个精神避难所。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内心的孤独感,在现代化的都市,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而网络正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家长要帮助孩子发现他的兴趣,循循善诱,让他投入到自己的兴趣当中,取代网络。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
1、家长的放纵
很多家庭家长只顾自己玩或者赚钱,从小不陪伴孩子成长,也没时间监督管教孩子,孩子能干什么,没人引导,把兴趣放在网络上是很容易的事情。
2、能力的缺乏
青少年正处在心理成熟期,其自制能力相对于成年要弱。这时,当某一事物使他获得快乐或满足了他在某方面的需要时,他们便会极为渴望再次拥有。这时,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及网络上的黄色暴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的感官和心理上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获得或持续这种满足,他们便忽视了学习、模糊了是非,一头扎进了这个所谓的“快乐王国”。往往这种重复行为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当达到失控的程度时,他们也就上瘾了。
青少年游戏成瘾是现代家长关心最多的问题,游戏成瘾能让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成绩下滑,能让一个爱生活的孩子沉溺于小小的手机里面,能让孝顺听话的孩子忤逆父母,由此可见,沉迷游戏是弊大于利,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防止孩子沉迷游戏。
青少年为什么沉迷游戏?
1、逃避现实
根据调查,大部分游戏上瘾的孩子,他们在现实中的情况是非常不好的,如父母关系不良、家庭氛围不好、自身成绩较差等,越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往往越想在虚拟世界中去获得。
2、家庭教育不当
有些父母经常在家吵架,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母经常忙于工作,他们有的把孩子托付给长辈们教育;还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放在寄宿学校。
孩子沉迷网络对家长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怎么才能正确引导孩子,防止孩子在网络游戏中越陷越深呢?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青少年为什么容易沉迷网络游戏?
1、一个孩子,若是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不受老师和同学们欢迎;回到家里,又不被父母待见。那么,这个孩子的价值感就是极度缺乏的。他在周围的人眼中,看不到一丝一毫的鼓励、认可与赞扬。如果他再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无法释放因为被冷落、被否定、被忽视带来的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容易越来越沉默和压抑。当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电子游戏时,就容易上瘾。因为在游戏世界中,他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这也是他逃避现实的一个媒介。在游戏中,他感受到了现实世界没有的东西,所有他喜欢,他沉迷,他上瘾。
2、在虚拟游戏世界里,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达到一个你建立的目标。你之所以可以在游戏中享受到成功的快感,是因为这是构建了一个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理想环境。
3、有的家长就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玩,家长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这样的做法不但助长了孩子玩手机成瘾,还潜移默化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要忙所以才给我手机玩,那下次他们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机玩了。
4、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会容易想到看电视、吃零食或者玩游戏。
孩子到了叛逆期就不听话、脾气大、顶嘴……这是为什么呢?青春期的孩子有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他们学习知识更快,记忆力更强;但有些时候,他们的行为却不受控制,常常让家长无可奈何。甚至是在家长的眼中叛逆期的孩子就是“怪兽”。
青少年为什么会叛逆?
1、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
2、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
随着孩子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作为孩子没有感受到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