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面对困难和逆境,非常自信和乐观,常常信心百倍地面对遇到的障碍或困难。可是另外一些孩子,一遇到困难,就畏缩、逃避,甚至选择轻生。那么,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孩子抗挫折能了太差了,家长一定要及时引导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培养和提高抗挫折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
1、多读一些名人传记
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孩子会明白挫折是常伴人生的,但挫折终究会过去的。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孩子会把自己和海伦凯勒做对比,感慨自己比海伦凯勒幸运多了。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孩子面临挫折时会与保尔柯察金所遇到的挫折进行对比,当下就觉得自己所面临的挫折根本不算什么。
2、养成按时运动的习惯
培养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克服困难的过程。同时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提升人体的正面情绪,是抵抗抑郁症最便宜最有效的一剂良药。每天坚持半小时的运动,能够增强我们孩子对挫折的抵抗能力。
3、正确的认识得与失
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处理挫折,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正确认识挫折背后的机遇。塞翁失马是一种挫折,但也是一种机遇。我们在期中考试考了59分,失去的41分又何尝不是机遇呢?失去的41分,是上天对自己的提醒,以便在中考一飞冲天。
4、提高孩子的掌控感:适当放手
孩子的掌控感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的过度代劳。家长不是引导孩子一步步来,而是画一个让孩子照着画或者直接帮孩子画……渐渐地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就会不知所措。生活中很多小事,只要父母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选择,都可以不断提升孩子的掌控感。
5、提高孩子的担当力
有担当力的孩子愿意承担困境所带来的后果,这也会促使他们采取实际行动解决困境中的问题。引导孩子敢作敢当,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敢于承认错误、承担后果。而不是犯错之后不知道怎么解决,于是就开始大哭甚至撒谎。
6、调整养育方式
如果家长平时在教育中比较强势,总是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即便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家长也不会尊重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胆小、自卑、没有主见,遇到挫折基本焦虑会多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弱一些。父母要给予孩子理智而有分寸的爱。
7、多让孩子参与合作、竞争类的活动
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娇气、没有韧性,就是因为他们的玩具太多,玩伴太少。平时光靠家长的说教,孩子是很难明白并掌握应对挫折的技能的。家长应多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多参加合作、竞争类的活动,孩子可以从中经历成功和失败,时间长了,孩子面对挫折的抵抗能力就会提升。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现象,能够忍受和消除挫折并保持完整的人格和心理平衡,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家长们要从小给孩子上好这一课。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客观评价孩子的举动
孩子所做的行为,都是他能力范围之内的,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地夸赞孩子很厉害,很棒,而是在孩子完成了一项自己不愿意,或者有些难度的事情时,再去结合实际夸赞。
2、积极面对失败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面对各种失败和挫折。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说孩子或者是给他压力,应该去指引他们朝正确的方向走。并且要让孩子们知道,失败其实是成功之母,所以要有勇气来接受失败。
每个人在生活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成功的人就是即使触底也能反弹,而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的最终结局就是失败。所以,家长们要明白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正确的挫折认识
要让孩子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问题和挫折是正常的,但不能因为出现了障碍就退缩或者停滞不前。
家长要告诉孩子之所以失败有可能是采取的方式不对,或者是努力程度不够,并不代表一次失败就永远都不能成功了。
2、引导孩子,疏导心理障碍
现在孩子们都是娇生惯养,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独立面对挫折解决困难的机会,因此在遇到困境时,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样去摆脱和超越困难。家庭挫折教育,是家长们需要面对的非常棘手的问题。
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一、给孩子安全感。
家是个最温暖的最放松的地方。父母应该给孩子的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给孩子安全感说来容易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首先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家长跟孩子相处和谐,态度柔和,给孩子亲情上的陪伴,积极和孩子做互动,正确对待孩子的合理需求,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家长得让孩子知道,家是他们温暖的港湾。同时家长还得允许孩子适当的示弱,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积极解决问题。
二、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七十岁也永远都是孩子,他们对孩子永远会不吝于自己的关心和呵护。父母总是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孩子放心不下。
抗挫折能力是孩子有不怕输的精神,遇到困难迎头赶上的韧性。而这种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能力,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拥有的,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积累才能形成这种优良的品质。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的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做一个坚强,不轻易放弃的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鼓励孩子多尝试、不怕犯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改之,善莫大焉。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整,孩子在游戏或者参与某一项活动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过程中的不完美。只有经历的多,心理素质才会不断强大。
2、 帮助孩子转挫折为成功。
如果能够帮助孩子把失败变成成功,那么孩子会明白,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努力是可以转败为胜的。如何帮助孩子把失败这个烂牌打成好牌呢?举个例子,孩子在短跑比赛中跑了最后一名。这算是一个挫折。帮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后,帮他战胜这个挫折,如果他的原因在于平常练习太少,那么陪他练习,鼓励他再参加一次比赛,甩掉最后一名的包袱。
当人们在碰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有高达90%以上的人会有五种反应,分别是攻击、退化、压抑、固执以及退却,而正面思考的人仅仅占了低于10%比率。多数人在碰到挫折、寸难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一昧否认、责备自己,并不知道该怎么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家长一定要尽早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大有益处。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1、适当地放手,拒绝包办
父母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多一些经历,少一点包办让孩子多一点尝试。父母为孩子营造的舒适环境,反而妨碍了孩子的能力发展。让孩子在挫折中明确自己能力边界,让孩子对于自我的认识更加全面中肯。其实,犯错也是一种自我成长,关键看父母要怎么引导孩子正确看待。
2、少一点口头表扬,多一点有效赞美
父母表扬孩子应该有针对性、有指向性,少一点无意义的、浮夸的口头表扬,多给孩子一点有详细内容的有效赞美。孩子做得好,父母要指出孩子究竟在哪里做得好,有内容的表扬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究竟哪些方面有长进,让孩子感受到切身的外界正面评价。
父母教育方面主要是来自父母对于孩子抗挫折的教育态度。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父母一定要达成共识,不能一个让孩子去抗挫折,一个却溺爱着孩子,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个错觉,当出现麻烦或挫折的时候,孩子就会寻找溺爱自己的那个家长来帮自己解决。
怎样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1、给予孩子一定奖励。当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某件事,或者做某件事有一定的难度,孩子经过一定的努力,很好的完成了一件事,请家长给孩子一定的奖励。奖励可以是一个拥抱,也可以是一个小印章,或者是一个小贴纸等,现金或者贵重物品是不建议的。通过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给孩子鼓励,以期孩子能够再接再厉,更加的独立。对于孩子成长,家长要充分认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必要的时候,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以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引导孩子向正向的人或事靠近。孩子在小的时候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不论什么时候孩子都在学习。但是周围的环境是我们不能把控改变的,对于不好的事情,我们要学会选择性避让。
人的思想如同一间屋子,光明多了,黑暗自然就少了。对于一些正向的人或事,家长要努力带着孩子去靠近,去学习。学习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品格。
3、培养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抗挫能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家庭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从小对孩子的人生观有一定的规划和教育,我们不能主导孩子的最终目标,但有责任使自已的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他们逐步学会对事物正确得认识能力,分辩事物真伪的初步判断能力,使他从小生活在阳光正能的温暖家庭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抗挫能力我会逐渐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