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
家长们很不理解孩子到了三年级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成绩下滑贪玩,甚至是出现叛逆的表现。这是因为孩子都了第二叛逆期,也就是“儿童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没有变懂事,反而更加的叛逆。
三年级小孩子为什么叛逆?
1、不喜欢父母的唠叨
现在的孩子不论是情商还是智商都非常高,懂得很多的道理,但是由于自制力没有那么的好,所以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但是又不喜欢听父母的唠叨,所以才会和父母对着干。
2、情绪比较大
在孩子上小学后,尤其是已经上了一两年的孩子,就会出现叛逆的情况,并且非常情绪化,只要有一点不高兴,就会发脾气,并且由于这个时候懂得比较多,就会经常说出一些令父母伤心的话。
3、感觉自己是大人
孩子是最不希望被人看轻的,总感觉自己已经很大了,所以不需要父母在旁总是管教,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着莫名的自信,总以为自己很厉害,不论是什么都想要去尝试,如果父母阻止,就会让孩子很生气。
4、家长过于强势
有些家长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总是会认为自己比孩子高人一等,凭借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证明自己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所以总会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他们并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三年级小孩子叛逆怎么办?
一、让孩子尝试
家长不能永远保护孩子,所以该吃的苦头还是要让孩子吃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态度坚决,非常想要做这件事,那么家长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只有让孩子碰壁了,他才会知道自己还没有完全长大。
二、学会尊重孩子
有些孩子的心智没有发育成熟,但是他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所以他们也是和成年人一样需要被尊重的,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放下权威,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以粗暴去压制他们,要学会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一件事情。
三、父母心态放平
叛逆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此时家长的态度很重要,家长要时刻保持冷静的态度,让孩子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叛逆,只要不是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家长可以适当的让孩子放松。
四、和孩子成为朋友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也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压迫,应该放低姿态和孩子成为朋友,跟孩子以朋友的方式相处,不仅可以拉近亲子关系,还能减轻孩子的叛逆心理。
每位家长都有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这份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的性格是天真烂漫的,童年应该是充满童趣的,家长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们身上,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鼓励孩子、信任孩子,并学会给孩子减压。
三年级小孩子厌学怎么办?
1、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
很多厌学的孩子,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的轻视。于是,他们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经常逃学。老师和家长要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多对孩子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这样,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容易被激发出来。
2、重新建立起孩子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定好一个目标,比如说孩子某一科的成绩不太好的时候,我们不要去要求孩子马上就去取得及格,只要孩子在学习中比之前有进步,我们就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这对孩子重拾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很多家长是在三年级发现孩子成绩不行的,实际上,孩子的学习在更早的时间就出现问题,只是在三年级体现出来,为什么一二年级看不出呢?是因为一二年级考试都非常非常的简单,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考满分,这样的考试根本没有区分度,到了三年级,随着试题难度的提升,成绩就出现了分化,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三年级成绩才出现下滑的。
孩子一到三年级成绩就下降的原因
1、孩子的自控能力和主动性不够
虽说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成绩都差不多,但有的孩子基础比较扎实,有的孩子基础比较薄弱。由于一二年级学习内容较简单,所以也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别。
当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我们明显发现孩子的学习压力的增大,难度的增加,孩子娱乐的时间变少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孩子会产生疲倦感。
不仅如此,到了三年级,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没有那么高,当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不愿意做额外的提高作业或家长布置的作业;如果不是老师的硬性规定,孩子就懒得去做,存在着“惰性”。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在读小学,年纪还小,就必须要听自己的话。但其实六年级的孩子已经迈入青春期,也已经不再是小时候没有主见的儿童。如果父母依旧用以前的方式教育孩子,自然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叛逆也就随即而来。
6年级的孩子为什么是叛逆期?
1、曾经孩子对父母唯命是从。
孩子之所以会变得叛逆,就是因为他们曾经对父母唯命是从,他们总是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事。等到逐渐拥有主权的时候,他们就会对父母产生各种反抗,于情于理当中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2、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的想法都是在不停的强加于孩子,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完成自己的梦想,或者是达到一定的要求。而正是因为这样的状况,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才因为明显他们不希望被父母掌控,所以他们叛逆的样子才会那么可怕。
小学三年级对于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分水岭,一二年级的学习知识比较简单,学习任务很,在学习上根本看不出差距,但是一进入三年级,学习科目和学习任务增加,学习内容有了难度,学生们之间的学习差距越来越明显,就会出现有的学生产生畏惧逃避的心理和行为,也就是不愿意学习的表现,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看看以下的内容。
三年级学生为什么厌学?
1、孩子对新知识学不会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三年级相比一二年级来说,课程的难度逐步增加,深度也增加。对适应性较差的孩子来说,对新知识的接受就感觉到比较困难,孩子产生了畏难心理,对新知识有抵触的情绪,老师上课讲的知识总是感觉自己学不会,所以就产生了厌学的情况。
2、身体和心理发生了变化
到了三年级,孩子的身高变高了,智力增长了,对外界接纳的信息多了,可能会受到一些不良风气或者高年级孩子的影响,思想发生了变化,突然之间变得心绪不定没法学学不进去了。
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不愿意上学,不想离开爸爸妈妈。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孩子说什么都不愿意进去,哭得稀里哗啦,爸爸妈妈们也于心不忍,但是又不得不狠心离开,却很少有几个家长深究为什么孩子不愿意上学。
小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学:
1、回避社交和公众评价。有的孩子不想去上学可能是因为对于社交这件事情产生焦虑。孩子害怕也担心如何与同学相处,不想参与小组活动和小组讨论等等社交活动。孩子担心自己的学业成绩,担心别人对自己产生评价,担心在课堂上会点名等等一切需要在集体面前展示自我的场景。
2、获得关注。孩子们对于父母的关爱永远是渴望的,就像有的孩子会通过装病来获得更多的注意力一样,有的孩子会通过表现的不想去上学的一系列烦躁、分离焦虑等等方式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
3、不去上学可以获得某种“奖励”。不上学的孩子,为什么不良情绪的症状都消失了?孩子们脱离了压力环境,在家里可以毫无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不上学=在家玩游戏、看电视,孩子可以从不上学这件事中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4、孩子对学习是否充满信心?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一些孩子,曾经努力过,但仍然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因而主动放弃了努力,学习中举起了白旗。另一些孩子,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或表扬,便逐渐丧失了自信心。
现在很多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粗暴的打骂手段来管教孩子,因为很多家长都会说我们那有那么多的时间跟孩子聊天沟通啊,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家长们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等不良的影响。
怎么教育三年级叛逆的孩子?
1、父母参加家庭培训,了解这个时期孩子成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从而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思考,争取理解孩子,进而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要认识到独立生活、独立判断是孩子心理发展逐渐成熟的表现,是一种正常且积极的现象。逆反心理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愤怒、痛苦和委屈,即使以破坏性行为表现出来,父母也要给与同感的理解,引导其倾诉、宣泄负性情绪,使孩子产生安全感和被人理解的轻松、愉悦感。
2、父母应创造宽容的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自己对某事的看法,通过沟通交流,耐心疏导孩子认知中的片面性和不合理性,让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偏激,渐渐地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尊重信任,孩子渴望自我做主,遭到家长和老师的否定,其叛逆的心理就会增加,有一种你认为不行,我就要做给您看的念头,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家长和老师不应该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要多注意孩子的优点,对孩子一定的信任,该放手的要放手让孩子去做。
4、要注意人格教育的时机,及时对孩子展开人格教育。对孩子开展人格教育最好的时间就是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超过了这个时间就很难教育了。就好比一棵树,你一定要关注它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它长歪了,你就要及时给他扶正。如果这个时候不扶正,等他长大了就再也没有办法扶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