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抗挫折能力差的孩子在遇到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时,往往很难冷静下来处理。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逃避,通过发脾气的方式发泄情绪。但人在生活中怎么可能不经历挫折?如果孩子在面对挫折时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挫折就会成为他成功的助推力。
一年级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怎么办?
1、学会原谅,让孩子正视失败。
当孩子钻牛角尖的时候,家长要帮助、鼓励他们寻找真正的原因,让孩子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生就是要不断地面临挑战的。胜不骄败不馁是基本的态度,当然庆祝胜利与总结失败也是很好的做法,不怕面对失败的心态和快乐迎接成功的心理同等重要的。
2、有意识提高心理锻炼。
心理和身体一样,需要通过锻炼才能促进发育,在孩子心理方面受挫教育也很重要,当孩子在失败时要给予鼓励,但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让他们积极面对,才能在未来承受挫折时不会被打败。
3、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内心脆弱,敏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孩子对成功和表扬的看重也说明了孩子畏惧否定。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安全感,让孩子知道,即使失败了,父母也依然爱着你。父母要为孩子建立起爱的保护伞,让爱与关怀成为孩子脆弱心理上的“防弹衣”。
4、提升独立能力。
当然,独立是内心强大的前提。当一个人在经济上、精神上都独立时,他就不害怕失去,也不害怕选择。所以要想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就放手让他去做,提升他的自信心,同时尽量让他接受好的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拥有独立的资本。
5、杜绝溺爱,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成长路上一帆风顺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会更加脆弱,在孩子成长路上多多的经历挫折和失败,有利于磨砺孩子的心性,锻炼孩子的意志力,父母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更不能帮助孩子扫除成长路上的所有困难。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会让孩子丧失砥砺风雨的能力。让孩子从小体验失败,学会在挫折中探寻成功,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会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长大也不至于玻璃心。
6、表扬要适当。
现在的孩子有点小成就,父母就会格外表扬,大部分孩子是在充满赞扬的环境中成长,甚至有些犯了错误,父母也会因为心疼而护短,却不知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任性、虚荣以及自我为中心等性格,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没办法面对困难和挫折。
7、及时对孩子做心理疏导。
在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会让孩子感觉不焦虑不安,如自尊心受辱、成绩不良、家庭不幸等,这时需要给孩子及时做心理辅导,让孩子对人生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他们提高受挫能力,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承受不了。
这些年,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庭溺爱孩子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很多孩子从小就没扫过地,洗过碗,基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没有一点生活经验和历练,这样的孩子经不起一点风浪,抗挫折能力是很差的,抗挫折能力差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怎么办?
1、不能把困难和孩子人为隔开。
提高抗挫折能力,父母把挫折都屏蔽了,你让孩子在温室里,他怎么会耐寒?因此,他能自己做的事情父母不要替代,风吹点雨淋点受点冻挨点累都让他正常面对。成长是无法替代的。因此要自然而然地让孩子接触艰难困苦,让他在与困难的斗争中不断创新方法、磨练意志、经历失效的痛苦、享受成功的喜悦。
2、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当孩子看到父母克服困难时那种自信那种坚强那种乐观时,孩子就会慢慢明白,人遇到困难很正常,只要肯努力坚持不懈咬牙挺住,大部分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因此父母不要只在孩子面前展现生活顺利美好光明的一面,也要让他看给他听父母为了家庭能更加幸福经历了多少坎坷多少磨难多少痛苦多少辛酸。
责任心,时间观念,领导力,独立自主的能力,相信广大父母都知道这些能力,对于孩子而言有多重要,不要以为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
孩子自律能力差的原因:
1、受到其他家人的影响
孩子们的自律,也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原因,因为父母在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经常看电视之类的。也导致了他们越来越不想写作业,更加倾心相与玩耍或者看电视,所以导致他们会变的注意力不集中。
2、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够严格
或许现在都在提倡"温柔"教育,但是父母该有的原则和严厉也是不能少的,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知道规矩为何物,并且对父母有基本的尊重以及害怕。要是教育孩子中不够严格,而且对孩子触碰底线的行为也是一再的原谅和妥协,那么孩子肯定就不会再惧怕父母。
现在很多家长存在着这方面的困扰。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况,十几岁了没有洗过衣服、烧过饭的孩子比比皆是,而上大学了还要把脏衣服拿回家来让妈妈洗更是司空见惯的事。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一、对孩子过于溺爱
这种情况多出现于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只有一个宝宝,所以全家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这个宝宝身上,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渐渐的就养成了孩子过于依赖大人的坏习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不能妥善照顾好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
二、家长没有教孩子生活技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孩子爱护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这也是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1、对孩子过于溺爱
全家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渐渐的就养成了孩子过于依赖大人的坏习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不能妥善照顾好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
2、家长缺乏耐心
孩子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与家长在伴随孩子成长时对孩子过分溺爱与保护有较大关系,当然也孩子先天因素与对外很少与其它小朋友接触,缺乏适当地应对能力有一定联系。孩子出生后的性格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但一般是后天因素起很大的作用。
抗挫能力差的孩子如何树立自信心:
一 、培养孩子阳光积极的性格。
这就需要父母给孩子一个阳光积极的环境。给孩子充足的爱,每天孩子早上出门上学时,给孩子一个拥抱,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以至于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想到父母,会告诉父母自己遇到了问题。然后和父母一起想办法解决。
二、父母从小不要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
什么事情都帮孩子解决。在家里的事情父母可以帮忙解决,学习的事情呢,社会上的事情呢。一旦习惯了父母帮忙解决问题的孩子,在社会上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或者压力过大,就会选择轻生。
您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自控能力差的问题,和您的教育其实有很大关系。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您就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多情况下,自控能力差的孩子都是因为习惯于家长的管制和监督,一旦失去了束缚,就会变得毫无节制,也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
怎么解决孩子自控能力差的问题?
1、不要一次性做过多的要求。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家长一次性不要提太多的要求。如果你一次性提很多要求,需要消耗孩子极大的能量。而一旦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孩子就会出现错误。当孩子一有疏漏,你又批评指责,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主的能力。
2、从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自控能力有个特点,一个人在小事上如果练出了自律,那么他在大事上也有同等的自律。比如:家长都渴望孩子成为一个勤劳的人,能够学会独立,不需要什么事情都依赖爸妈。这个时候,家长可要从小事儿培养孩子,让孩子整理整理自己的书桌,整理整理自己的房间,周末父母做清洁的时候也鼓励孩子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