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在困难面前,家长切记不要将自己的担心焦虑等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因为身教大于言传,只有家长们的内心更平和、更冷静、更有力量的时候才能给孩子做榜样,才能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度过危机,收获成长。
小升初孩子不在状态怎么办?
1、家长也要及时回应孩子的需要。孩子失落沮丧时给他们一个爱的抱抱,孩子迟疑担心时给坚定地拍拍他们肩膀,孩子成长进步时,和他们一起开心地击掌庆祝。“因为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透过身体接触,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接纳,这样他们就有力量去战胜困难。”张若舒说。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是不科学的。注意大脑的休息,保证7个小时充足的睡眠,一般来说6点多起床就差不多,适当的晨段比如慢跑可以促进脑神经让人一整天都精神抖擞。午休也很关键,至少要20分钟,即使是闭目也能起到养神的作用,记住睡眠是大脑修复的最好时机,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3、掌握沟通技巧,做孩子的“最佳听众”
特殊阶段,家长们更要掌握沟通技巧,做孩子的最佳听众。“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可以请孩子充分表达他的感受和想法,听的时候保持与孩子的目光接触,认真耐心地听,适当用肢体语言回应,不要急于评价对错,也不要马上给出建议。”张若舒说。
4、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根据大脑皮层的镶嵌式原则,一段时间内不能长时间只学习一科,应将不同科类交错学习,比如学完英语之后学习数学,这样能够不断刺激大脑的不同区块,不容易过早的让大脑疲劳。如果感到疲劳,可以和朋友聊天、外出走走,跑跑步,注意劳逸结合。
5、注重日积月累并学会对比
课余时间多读名著,适当记录和背诵一些好的段落或不同题材的素材,可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尝试对比同类题材的不同写法,了解对于些问题的不同视角和看法,丰富自己的阅历,这样在写作或者解题目的时候就会多一条路径,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
6、保持适当的学习动力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用倒U曲线表示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对于难度大一点的任务我们较低的动机水平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对于难度低一点的我们要给自己稍微大一点的压力。
7、攻坚克难,温故知新
每次上课都要做好笔记,一方面是理解知识内容,另一方面避免注意力分散。对于自己薄弱的科目更是要花费多一点的时间好好做笔记,每次做作业之前,先将笔记翻看一下,巩固知识点再做题,如果还是不会,就把它标记好,第二天及时问老师,解决了之后还是要标记,作为今后考试复习的重点。
上一条: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
下一条:如何引导孩子不沉迷手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