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学习也很好。3至12岁是思维能力提高的黄金时期,6岁前后则是对孩子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节点。思维的能力需要长期培养。父母要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训练孩子的思路,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思考,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思维力?
1、让孩子独立做事
很多思考是在行动中发生的。有时孩子畏难、过来求助。我们可以态度上支持,行动上有所保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一些解决的思路,或者把任务分步骤,帮他承担点,给他留点。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独立思考,利用自己的常识给周围芜杂的信息赋予意义。
2、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家长可以通过带孩子阅读,讲故事,词语接龙等,适时、适量的教孩子一些抽象性的词语,促进孩子对事物的概括。当孩子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后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和信心,而在表达的过程中,自然会带动大脑进行思考。家长要耐心倾听,及时引导孩子表达出想法。
3、多问问题,引导思考
有的时候,思维能力需要观察力和敏感。电视上那些聪明的侦探,总是能发现旁人不注意的细枝末节,从而推理出整个过程,合情合理。孩子在成长发育的阶段,正是我们启发和引导他思维能力的好时间。我们可以多问问题,引导他思考。
4、启发为主,回答为辅
如果我们对孩子有问必答,那他以后遇到任何问题,解决方案都是跑来问你,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孩子,一定在进入社会后举步维艰。我们不要急着给出答案,先反问一句:“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呢?”比起告诉孩子正确答案,引导和鼓励他说出自己的答案,学会思考和探究才更重要。
5、学习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6、适当的拓展数学思维
孩子在学会教材知识打好基础的同时,一二年级要做适当的拓展题,三年级可以开始接触奥数或者数学思维类的题目,这个是很有必要的。在小学阶段进行过系统的奥数或者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学生,在小升初择校或者初高中就很明显的体现出优势来了。
上一条: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下一条: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