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有小动作是很常见的现象。平时家庭环境也有影响,而且可能早期行为习惯培养得不好,就容易显得比其他同学更好动、更不听话。您应该关注孩子为什么上课喜欢做小动作,是老师讲课内容太难听不懂?还是周围同学带动他?还是他自己本身就想做小动作?当你了解原因后,再告诉他,如果想做小动作时,就把背挺直,揉揉眼睛,再继续听课,帮助他培养新的习惯。
家长怎样改掉孩子上课小动作:
一、督促孩子做好整理
临睡前做好检查工作,作业本、书本、课外作业等有无带齐,保证铅笔、橡皮、直尺等都完好可用。尽量不要代劳,少训斥多鼓励督查,让孩子逐渐养成习惯。
二、作业计时并记录
在家校联系册上作业项目后面不妨记录下做好该作业的时间,这样让孩子有个时间紧迫感和成就感,会大大减少分心磨蹭动作。
三、桌面放最少物品
引导孩子把笔袋放在书包里,桌上只有一根铅笔、一块橡皮,避免让学习用具成为孩子的小玩具。
四、鼓励孩子专注某项兴趣
引导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观察小动物或者阅读绘本等,父母不要干扰,而是耐心地等他把事做完。事后多与孩子交流他的心得体会,让孩子享受沉浸其中的乐趣,在无意中培养了自己的专注力。
五、朗读促进专注力
大声朗读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文章大声地为父母朗读。
六、一次只做一件事
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
管理好铅笔、文具、玩具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意识到时间管理、效率管理的重要性。当孩子在课堂上小动作不断时,要想着如何帮助他们改掉这些小毛病。要知道,这些小毛病养成习惯后将演化出大问题!孩子本来可以安安静静的完成的事情,却被家长一遍一遍的打扰,分散注意力。专注力不是被家长训练出现的,而是被家长保护出现的,当孩子专注做某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孩子学习差或者是做错事了不要责怪,要耐心指导,家长多关注孩子的行为,用委婉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做个破坏者,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将会为他今后的读书与工作助一臂之力。
很多家长都面临着这样的苦恼,对于孩子要重视表扬和激励,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决不能一味地指责、打压孩子,而是要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
小孩子上课做小动作家长应该怎样做?
1、利用自我提示的方法,增强自己的听课效率
人的确有惰性,只要自己心思松懈了,可能任何事情都不想做了,更别说集中精力听课了。但是作为学生,我们要知道所有科目的学习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提升自己的听课效率势在必行。
2、低干扰或无干扰环境
孩子在读书学习或玩耍的时候,经常被打断,问喝不喝水、吃不吃水果等,这些行为都是在破坏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在学习前需要与孩子沟通,明确孩子现阶段所有的认知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困难,兴趣,期待和讨厌的地方都沟通清楚。家长平时要多与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
如何教育孩子改掉上课小动作?
1、家长陪孩子读书不可提倡
正如一位权威人士所说:“有的孩子学习拖拉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则是由于父母过分关注他们做作业,甚至包办代笔。”事实上,大多数儿童教育专家都不赞成家长陪孩子读书,因为家长总会情不自禁地敦促孩子不要这样做,而要那样做。这些时断时续的语言刺激,更易于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2、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
比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可以不着急,但你必须在8点钟之前完成作业,不然,周末就不能做什么等。培养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地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有了明确的任务,孩子学习时就有了动力,才能保持紧张状态。当然,要求孩子学习时,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要求孩子长时间做同一件事。因为这些都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在课上不认真听讲,小动作多的孩子,往往也很难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成绩。课堂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如果孩子连课上的内容都听不全,又怎么在课下查漏补缺?良好的听课习惯看似与家长无关,但其实,家长的引导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孩子上课小动作太多怎么办?
第一: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电视不断转变的画面,会让孩子的注意力不断处于跳跃的状态,没有办法长时间在某一件事物上集中,而且电视画面丰富多彩,也会让孩子对枯燥的书本提不起兴趣,学习的动机减弱,注意力就很难集中。所以,家长要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第二:让孩子知道课堂纪律。
家长对于小孩上课小动作太多这个问题,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是也不能忽视,孩子小动作多一种情况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不知道课堂纪律,如果是后者的话就很简单了,家长和老师配合给孩子讲清楚上课应该遵守的规则。
如果一个孩子能把握住课堂时间,在课上将老师所讲知识全部掌握,那孩子的成绩必然不会太差。而孩子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说明孩子的学习习惯存在问题。家长应该尽早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这对孩子的未来也有好处。
孩子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怎么纠正?
第一、帮助孩子排除某些干扰。
有些孩子不认真听讲,是因为被某些东西干扰了,一旦排除这些干扰,就能把他们的思想拉回课堂。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找到具体原因,帮助孩子排除上课听讲的干扰因素。
第二、不给孩子贴负面确认的标签。
有的家长会无意中和别人谈论孩子。我家孩子特别好动,一点都安静不下来。或者直接对孩子说,你就是好动。这样一来,你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就是,他是个好动的孩子。你给孩子下什么样的定义,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孩子潜意识里会觉得,他是一个安静不下来的人。从而固化了他的这种行为。
孩子年纪还小,正是形成习惯的时候。父母在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上课爱说话,小动作多,就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其危害在孩子小时候可能还不太明显,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对学习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
小孩子上课爱说话小动作多怎么办?
第一、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动力,没有兴趣,上课就可能乱说乱动。解决这些孩子的纪律问题,应该从培养、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跟与老师的感情疏密有关。
第二、帮助孩子树立课堂规则意识。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在未经教师允许在课堂上提问的习惯,要立即告诉孩子:如果你有问题要问老师,要在课下提问,这样一是你的问题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不会耽误老师和同学的课堂时间,二是你一对一地提问,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你的问题,效果更好。
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远远没有达到成人所想象的那个程度,所以,无论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怎样的表现,作为家长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
一年级孩子上课小动作多不认真听讲怎么办?
1、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
家长多陪孩子坐下来让其做个合理的学习时间表,按自己的喜好订立,保持灵活宽松的氛围,孩子就会有了自觉性,效果就会好很多,养成主动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绪稳定的氛围就会有主动性,愿意学习。
2、让孩子体验集中注意的好处
对于孩子要重视表扬和激励,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如果孩子注意集中的时间越来越长,家长要给予口头和物质的鼓励,比如给孩子买他最想要的东西,让孩子亲自感受到集中注意的好处,就会有意识的延长注意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