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
自控力强的孩子会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为自己做出健康的选择。他们认识到做出健康选择的重要性,而不是说“我必须这样做是因为我的父母这么说的”。他们可以在家务、家庭作业、金钱、同辈压力和自我照顾方面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1、教导孩子对纠正做出积极的反应
大多数孩子不喜欢被纠正,他们的反应要么是攻击性的,要么是消极的。生活中的一个事实是,人们经常必须遵循自己不喜欢的方向。
教导孩子以良好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回应。这需要自我控制,并帮助孩子学会控制他们的冲动。对纠正的良好反应有时很难学习,但这将让他们永远受益。
2、鼓励孩子参加能培养自控力的活动
这些活动可能包括体育、音乐课、照顾宠物等、也可以包括背诵诗歌、打扫房间或其他许多活动。
3、自我控制法
孩子的意志品质是在成人严格要求下养成的,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自我控制的结果。
家长应经常启发孩子加强自我控制。自我鼓励,自我禁止,自我命令以及自我暗示等都是意志锻炼的好形式。比如,当孩子感到很难开始行动时,可让他自己数“三”,或自己给自己下命令:“大胆些”“不要怕”“再坚持一下”等。
4、锻炼做家务的能力
我们还是需要孩子做家务。收拾物品只是家务之一,其他的家务比如擦地板、买东西都是对孩子比较好的锻炼。出去买东西实际上还能够锻炼他的交往能力。
5、延时满足孩子愿望
对孩子有求必应,只会让孩子觉得理所当然,不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家长要学会延时满足孩子的愿望,告诉他们只有提高自控力,才能获得更多奖励。为了奖励,孩子自然会努力提高自己。
6、表扬法
赞扬、鼓励可以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对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家长要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许。
在让孩子完不成计划时,家长要进行具体分析,切不可说:“我就知道你完不成任务”,“我早就说你没长性”等丧气话。否则,只能使孩子一次次增加挫折感,而最终失去自信心。
孩子自控能力差的原因:
一、孩子无法抵挡外界诱惑
孩子生性活泼,好奇心强,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
二、总与其他孩子比较
有的家长总喜欢把孩子跟其他孩子相比较,发现孩子能力不及他人就打骂。
三、父母管教不严格
如果父母管教不严格,面对孩子触碰底线的行为一再妥协没有及时教育劝阻,只会让他们的自制力越来越差,行为越来越“出格”。
家里的长辈向孩子表达他们所有的爱,父母把一切都拿给孩子,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所以很多孩子自理能力差,更别说独立能力了。我们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孩子的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家长要转变理念,才能做到真正的放手。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
1、应给予孩子充分的玩乐时间
让孩子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如接触大自然等,不要总是将孩子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24小时看护,那样会使孩子缺乏合群性,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与任性,建议平时让孩子多与同龄人接触,那样会让孩子学会分享与独立。
2、家长不要过分的包办孩子
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比如尝试让孩子学着做家务,自己洗衣服、洗袜子等等,从生活中简单的小事做起。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各路矛盾观念让孩子们无所适从。不人云亦云,独立思考,并不是读两本书就可以做到的。这首先需要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拥有自我。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人,他们才更有可能发展出独立的思考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1、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
试着接受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今天想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想要玩什么玩具,想要吃什么菜等。这些虽然是小事情,但是却是在给孩子独立自考,并决定的机会。
2、不包办替代
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是百般呵护,事事包办,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样看似爱孩子,其实是在害孩子。孩子因为动手少,动脑也会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对孩子现在的学习不利,也影响孩子今后生活的质量。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会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孩子感觉某件事情太难而做不到的时候,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可以暂且搁置,之后再找合适的机会去让孩子挑战,否则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完成一项挑战之后,他们会很有成就感,同时也会越来越自信。
如何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
1、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随着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新的挑战,比如孩子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可以列出来。然后再由易到难进行排列,先让孩子从简单的做起,再逐渐增加难度。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提升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
2、提出任务,让孩子独立去完成
家长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们独自去完成。例如:让他自己搭积木 、粘贴一幅画、修补自己的书、照顾小金鱼等。在安全的环境下,让孩子独自购买小商品、取快递等。如在活动中出现困难,要鼓励他自己去克服,让他感到“我能行”。孩子完成时,赞许他的成果。注意任务一定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要让他经过努力能够成功。
包括我在内,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都习惯于寸步不离的监督孩子学习,亲自检查孩子的作业。甚至有些家长还会手把手的教孩子写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旦孩子升入初中,离开家长的帮助后,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学习。而且这些孩子也会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家长的任务。我家孩子以前就是这种情况。
如何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和这位家长所描述的一样,我家孩子在初二时,也完全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后来经过家庭教育专家的指导后,我换了一种教育方法,孩子的变化非常大。
1、不要让孩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和负担,要出自兴趣和需要而学,如果把学习看成是任务负担,就会感到学习是迫不得已而学的,孩子就会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要想提高学习自觉性,就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看作一种生命、生活的需要,孩子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
2、加强孩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首先要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作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然后制订出周详的计划,实行自我管理,并且要约束自己,严格地执行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教孩子防止惰性的侵扰。人总是有惰性的,稍不注意,惰性便会发作,使孩子无法再坚持学习。所以要教会孩子时刻提防情性的侵人,否则,孩子就会越来越懒散,以致最终放奔学习。要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就必须克制惰性的发作。
作为一名专业的家庭教育学习者,我最近也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阅读是一个人获取进步,升华自我的最好方式,我在开始着重提高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后,发现孩子的变化非常大,无论是性格、为人处世,还是学习上,进步都是非常让我欣喜且惊讶的。
如何提高孩子自主阅读能力?
首先,想提高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要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
假如有了足够的书,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天文地理、文史经哲、小说散文、漫画绘本,都应兼收并蓄,从而避免孩子阅读“挑食”。如果还没有足够的条件给孩子足够多的书,那就记得经常去图书馆,办一张卡,拥有一馆的书。
其次,想提高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选择。
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就拿独立阅读来说,完全可以有一个过渡的时间,可以将单纯的父母读改成亲子共同朗读,然后鼓励孩子也朗读一遍。
家长要明白,真正高效率的学习,就是要让孩子学会主动、自主的学习。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小孩,小学的时候被家长拿着鞭子在后面催学习,成绩倒是还不错。可一到初中,家长没时间也没能力再管他的学习时,小孩的成绩立刻大幅度下降,平时经常逃避上课、写作业。这就是因为小孩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1、提供选择,让孩子参与决定。
如果孩子不想做作业、对学习三分钟热度,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多个选择,比如让孩子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学科,先做那个学科的作业;给孩子选择,孩子的态度就会不一样。
2、确立目标,奖励认可。
如果我们没有目的地做一件事,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和信心。学习也是一样,没有目标和激励,孩子很难积极地投入其中。因此,在支持孩子自主行为的前提之下,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正确的学习目标,并且经常性地和孩子一起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