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
孩子和成人一样,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发脾气也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好情绪。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地管理情绪呢?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管理?
1、帮助孩子进行情绪识别
只有自己意识到情绪的存在,才能够更好地管理情绪。当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家长是可以很容易从他们的具体表现上识别出来的,然而孩子却是当局者迷,他们往往意识不到情绪正在产生。所以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识别情绪,每当孩子表现出某种情绪的时候,就立刻提醒他们,让他们产生识别的意识。
2、引导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父母必须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比如要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通过与他人沟通,直接表达自己看法。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情绪通过一些安全的方式适当地表达出来,如此一来,被释放过的情绪就会重新回到范围以下,从而让各种调控手段发挥效果。至于安全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在封闭空间里通过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方式进行生理表达,也可以是找亲近的人倾诉和交流。
3、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通过改变认知来调节情绪,也就是对引起情绪的事物进行重新评价,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而让同样的事物令孩子产生不同的情绪,以起到调和作用。二是转移注意力,也就是让大脑不再思考引发这种情绪的事物,从而让情绪得到调控。
如果你家恰好有一位行为粗鲁、毫无礼貌可言且自制力差的孩子,父母该如何介入引导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虽然种感觉往往是让人不舒服的,但是必须慢慢培养孩子耐心及学会等待的习惯。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自我管理?
1、为孩子制定明确的规则
那些觉得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想要什么就能马上得到什么的孩子,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一旦要求没得到满足就会拼命哭闹、大发脾气。父母只有让孩子理解在生活中存在明确的规则,他才能学会自律和尊重规则。而让孩子理解你制定的规则,并不能一蹴而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着手。
2、不要吝惜你的赞美
不管是铺床、餐前摆放碗筷还是让他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他的玩具,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很好,一定要表扬他,要对他遵守规矩的行为进行正面强化。
如果家长合理的引导,小孩就会从小养成会思考的好习惯,并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不是发号施令或者喋喋不休的催促孩子去做。与其让孩子听话,倒不如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主动提问,让孩子自发行动。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管理时间?
1、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在孩子拖延,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们不妨回顾一下自己的小时候,不难发现,儿童时期就是不断在为成年做准备。让孩子了解起床晚了会有什么后果,那么孩子不用家长的催促,自己就会起床了。孩子从3岁开始,就要开始逐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管理时间了。
2、让孩子学会去体验,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
自我管理时间,也是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逐渐让他们去尝试,一点一点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不能操之过急。通过时间管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小孩子发泄情绪,一般都是对自己最信赖的人来发泄,因为他有安全感。家长先不要着急制止,要学会倾听,学会安抚他的情绪,告诉他管理情绪的方法。家长要带孩子多参加一些运动,能够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能够帮助他们排解压力。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
1、多参加室外运动
有些家长很怕小孩子弄脏衣服,不愿意让他们去室外玩儿,要多带孩子到外边去参加一些运动,多活动一下,这样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在运动过程中,他们也可以排解压力,多运动也能让孩子的身体更加健康。接触大自然不仅让宝宝呼吸道新鲜的空气,而且在运动中还可以锻炼他们的体格,一举多得。
2、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小孩子发泄不满,有时候并不需要一种解决方式,他们需要父母来倾听,他们觉得这样是获得了尊重。父母要学会倾听,学会信任孩子。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孩子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引导他去解决这些麻烦。
情绪的控制能力对孩子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具有较高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孩子,往往也拥有较好的抗挫折的能力,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孩子情绪不佳家长该如何引导?
1、帮助孩子学会转移注意力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爸爸妈妈们可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让孩子投入到其他的活动中,帮助孩子从负面情绪中挣脱出来,进而调节孩子的情绪。比如说孩子生气的时候,妈妈们可以引导孩子做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收纳,也可以让孩子在劳动中遗忘自己刚才为什么发脾气。
2、对孩子进行“认知重建”,鼓励孩子更为积极地看待事情
如果孩子能够正确的认识和面对自己的处境,他们就会更加容易调控自己的情绪。就比如说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你训斥了孩子,孩子非常的生气。这时候,你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的玩具被抢了,你是不是也很伤心呢?”
想要教会孩子情绪管理,坦白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而孩子能够从哪里学习呢?答案很简单,从家里。孩子很小的时候,所谓的学习其实就是模仿。父母怎么做,孩子有样学样。所以这就意味着想要孩子能够管理情绪,那父母就必须也具备这个能力。父母能否跟自己的情绪好好相处?能否在合适的时候运用恰当的方式去应对事情?这些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如何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1.帮助孩子区分负面情绪,并认识它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情绪的认识不深入,应该教他们情绪的类型和特征
2.要肯定正确的情绪
多多和孩子探讨这些情绪,积极引导孩子,接受那些正向积极情绪的特点
父母怎么做,孩子有样学样。想要教会孩子情绪管理,坦白讲,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有情绪时,允许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渲泄出来;而不是制止,哭什么哭,就知道哭,在哭我揍你,烦死了。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可以带孩子运动、去户外散步、鼓励孩子宣泄,而不是用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制止孩子。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管理?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有朝一日,你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原封不动地反射给你。那个时候,请不要惊讶,更不能无端地责怪孩子,请先反省自己。如果觉得难以做到,最好的方法是看一些这方面的书,通过书本,你会发现自身的很多问题。即使实在控制不住冲孩子爆发了,事后也请回过头来和孩子谈谈心,并为自己的不冷静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第二、倾听孩子并和TA一起寻求解决方案。当你发觉孩子有了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引导他说出来。在他讲述的时候,你要耐心倾听,认同他的情绪感受,然后跟他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慢慢就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到那个时候,做父母的就只需要认真倾听,并且认同他们的感受就可以了。
第三、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第四、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自己首先对生活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的情绪受父母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时,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