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
在如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抗压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很多父母都意识到了,要把握住孩子的成长阶段,尽早训练孩子的抗压能力。那么,又该如何判断孩子的抗压能力是强还是弱?以及怎样解决孩子抗压能力差的问题?
孩子抗压能力差的表现有哪些?
1、沉默孤僻。
当孩子抗压能力差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也会表现的特别冷淡,沉默,孤僻。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一样,杜绝与外界的任何交流,时常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
2、孩子的自尊心比较的强。
当一个抗压能力差的孩子一直被别人说自己出现了哪些错误或者是直接批评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极大的损害自尊心一种行为。对待这样的一种心理现象,孩子就会选择用哭泣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3、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比较的薄弱。
很多的小孩在受到别人欺负的时候,或者说没有买到自己所喜欢的玩具之后,受到了母亲一点的批评就会马上的大哭。这其实都是因为他们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弱的一种表现,这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所接触到的这些情绪,没有办法有一个很好的认知能力去解决,所以直接的外化表现出来就变成了哭泣,在别人看来就是一种抗压能力比较弱的表现。
4、焦虑。
和我们大人一样,孩子的面临压力大的时候,也同样会感到焦虑不安,心里一直记挂着那件事,然后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举止就是,吃饭没胃口,睡眠不足,每天心情很低落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焦虑的表现。
孩子抗压能力差怎么办?
1、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包办很多事情,小到穿衣打扮,大到择校择配偶,长期以往,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会过高,很多事情离开了父母就作不了决定,抗压能力自然弱,一个不能独立思考,或者独立解决问题的孩子怎么可能有抗压能力?抗压的前提是自己要面对压力,如果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是家长帮着解决,他又如何去从压力中提升自己呢?
2、帮助孩子遵守生活习惯,提高自律能力。
一个有自律的孩子不仅仅会在学习上表现优秀,其内心的强大更是很多同龄孩子无法理解的。比如那些坚持早起晨读的孩子,他们能在无论什么天气下都能坚持早上七点起床,都能坚持背诵单词或者古诗二十分钟,亦或者晨跑二十分钟。这种孩子和那种长期睡懒觉的孩子做对比,你觉得哪种更容易直面学习的困难?
3、乐观性格的培养。
避免导致孩子悲观的教育方法。意识到悲观会拉低孩子的竞争能力。遇到孩子情绪低落时,在最好最坏和最可能的情况下,做个预演。及时将孩子从悲观情绪中拉回。
4、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抗压训练。
压力既然是人的一生当中无法避免的,那么家长的想法不应该停留于怎样给孩子减少挫折,而是应该教导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怎样正确的去处理。而这种处理压力的能力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去培养的。所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根据孩子年龄层专门做抗压训练,让孩子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有些孩子性格活泼,健谈,能交到很多朋友,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表达,在交际方便会稍微逊色一点,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性格,找到适合孩子的社交方式。
孩子社交能力差的表现:
1、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感受。
或许是小孩子的心思没有大人细腻。很多时候他们并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所以很多时候说出的话和做出的事,也不在乎别人是否能接受,就一股脑地发泄出去了,即使给别人造成了伤害,他们也全然不知。这种忽视别人感受的做法,很难让孩子交到知心朋友,也会深深伤害别人的心。
2、习惯性地推卸责任。
相信很多大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小孩子犯了错,被大人发现了,但他们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是找各种理由来推卸责任,可能你觉得这是人之常情,但这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却是非常不利的。没有人喜欢和一个推卸责任的人做朋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时候把身上的脏水泼给你,所以还是远离为妙。
您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自控能力差的问题,和您的教育其实有很大关系。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您就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多情况下,自控能力差的孩子都是因为习惯于家长的管制和监督,一旦失去了束缚,就会变得毫无节制,也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
怎么解决孩子自控能力差的问题?
1、不要一次性做过多的要求。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家长一次性不要提太多的要求。如果你一次性提很多要求,需要消耗孩子极大的能量。而一旦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孩子就会出现错误。当孩子一有疏漏,你又批评指责,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主的能力。
2、从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自控能力有个特点,一个人在小事上如果练出了自律,那么他在大事上也有同等的自律。比如:家长都渴望孩子成为一个勤劳的人,能够学会独立,不需要什么事情都依赖爸妈。这个时候,家长可要从小事儿培养孩子,让孩子整理整理自己的书桌,整理整理自己的房间,周末父母做清洁的时候也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责任心,时间观念,领导力,独立自主的能力,相信广大父母都知道这些能力,对于孩子而言有多重要,不要以为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
孩子自律能力差的原因:
1、受到其他家人的影响
孩子们的自律,也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原因,因为父母在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经常看电视之类的。也导致了他们越来越不想写作业,更加倾心相与玩耍或者看电视,所以导致他们会变的注意力不集中。
2、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够严格
或许现在都在提倡"温柔"教育,但是父母该有的原则和严厉也是不能少的,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知道规矩为何物,并且对父母有基本的尊重以及害怕。要是教育孩子中不够严格,而且对孩子触碰底线的行为也是一再的原谅和妥协,那么孩子肯定就不会再惧怕父母。
成长必然会承受压力,父母不可能永远保护孩子们。最起码,进入学校就要考试,与人相处就要面临交际上的困难。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如果孩子抗压能力弱,遇到点挫折就想放弃,对自己没有信心,孩子最后注定只会一事无成。
抗压能力差的孩子怎么办?
1、挫折教育。
既然要培养抗压能力,家长就要根据情况,适当鼓励孩子主动去面对挫折和压力,和孩子一起去解决困难,从而让孩子逐渐掌握面对挫折的能力,必要时可以做一些专业的抗压训练,争取让孩子从小就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
2、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抗压能力差的孩子一般都不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是因为在生活当中父母把他们照顾的太好了。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事情父母根本没有必要代劳,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独自去解决,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小事情。当孩子尝试解决后他也会享受到解决事情的乐趣,并且也会提升他的抗压能力。
大部分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自控能力差的情况时,采取的措施都是对孩子强制管教。虽然一时的效果很明显,但并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当孩子再找到机会挣脱父母的“束缚”后,他们会更加胡作非为,依旧控制不住自己的玩心和欲望。
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1、提升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孩子自控能力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对时间没有具体的概念,做事情不懂得规划和约束。孩子会认为自己做事是凭感觉,只要自己愿意都可以。父母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个时间闹钟,每当给孩子布置一个任务的时候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又或者在这个时间段内只能做这件事,只有时间到了孩子才能够再做其他的事情。
2、设置清晰简洁的空间范围。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当孩子周围的环境过于嘈杂、选择过多的时候孩子一般很难集中注意力,常常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想要孩子能够提高自控能力,就要把孩子活动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大清理,保持简单有序的状态,避免杂乱的环境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
当孩子习惯一个人思考的时候,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了就会不知不觉的提高加强,若孩子不习惯独立思考,对接触的输入半知半解而不去进行理解的话,长期一次就会养成他们的依赖性和懒惰性,无法独立自理。
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怎么办?
1、在现实生活中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
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只有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理解力才能逐渐发展起来。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实物场景的方法,克服难点,诱发学习兴趣。
2、让孩子思考与表达
家长不要总是包办孩子的事情,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操作,当孩子遇到障碍时要让孩子自己思考,想解决的办法,父母可以适当提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多给孩子提一些能够发展思维的话题,让孩子学会多方面思考,培养孩子独立思维。当孩子表达的时候,让孩子慢慢说,要有逻辑顺序,用到一些关键词,使孩子的表达更有细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