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如果孩子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极端的心理问题。家长只有正确了解孩子的各种情绪,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积极健康发展。所以,家长们除了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同样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的情绪发展。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
1、提高孩子识别情绪的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好正确的引导很重要。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必须要包容并帮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正确的处理。
2、培养兴趣爱好
一个有着成熟兴趣爱好的人,他们对新事情更感兴趣,学习能力更强。因为他们的学习更多是出于内在动机,他们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激情。
给孩子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闲等,它还可以像一个心灵上的朋友一样,让人在欢乐时去跟它分享、忧伤时跟它倾诉。它或许还能给人提供一个新的身份,让你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3、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存储记忆,延长美好,也就是给好事拍照、录像、写日记记录、存档,经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
同时要学会分享,鼓励孩子主动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孩子把他认为的这些小美好分享给其他人,让他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放大化。让孩子意识到,积极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4、满足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
孩子对父母情感的需求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替代的。父母一定要衡量好工作,生活和孩子,尽量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及时沟通和互动,否则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畏缩,不利于孩子情绪的培养。
5、不做情绪绑架
如果总是用家长的情绪去管教孩子,这不是好办法。总这样说,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本来的意义,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
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不好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
6、教给孩子处理消极情绪的办法
宣泄法:比如打沙发打枕头(当然对于爱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纸(其实这些宣泄法背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坏性最小,不影响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
倾诉法:找人聊天、写日记、随意画画;镇静法:数数、深呼吸。
转移法:看景色、听歌、运动、做自己的爱好。
上一条:孩子虚荣心强怎么教育